搶票軟件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啟示
2025-04-30 09:24:51? ?來源: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: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|
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(fā)布的知識產權典型案例中,一例“搶票軟件不正當競爭案”引發(fā)關注。該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娛樂票務代理公司,而被告鄭某忠則在某二手購物平臺售賣針對原告App的搶票“外掛”軟件,增加客戶在原告平臺搶票成功的概率。這起案件被認為是全國首例認定搶票軟件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判例。 搶票“外掛”軟件也被稱為“搶票神器”,廣泛用于搶購火車票、演唱會票、熱點景區(qū)門票、大學預約號等。其本質是利用軟件模擬人工操作,通過自動化填寫信息、高頻次反復提交,以遠超人手的速度提高搶票成功率。 這些活躍在市場上的搶票軟件,不但擾亂了市場秩序,還產生了社會負面效應。首先,破壞了先到先得的購票原則,對大多數購票者而言不公平。其次,由于搶票軟件的介入,商家平臺會出現大量超出人為正常操作的下單請求,從而導致平臺系統負載增加,響應速度變緩,拉高經營成本、降低工作效率。同時,因搶票難還會導致普通用戶體驗變差、黏性降低,有損商家收益及聲譽。 此案的判決亮點還在于,法院精準戳破了“技術無罪”的偽命題。被告辯稱搶票軟件是“技術創(chuàng)新的公平競爭”,但法官一針見血地指出:搶票軟件的原理是模擬人工購票請求,提高信息提交速度與刷新頻率,并無技術含量上的創(chuàng)意和進步。也就是說,搶票軟件不屬于當下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創(chuàng)新,其實質是技術濫用。 此案將“搶票神器”判定為不正當競爭,乃是明確使用搶票軟件牟利屬于違法行為,有助于依法打擊“黃?!?,防止“搶票神器”泛濫,維護市場公平。 (作者系自由撰稿人) |
相關閱讀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
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