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|免费在线看高清无码的黄片|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播放

<center id="g2igs"><source id="g2igs"></source></center>
  • <ul id="g2igs"></ul>
    <ul id="g2igs"></ul>
  •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 > 西岸時評> 民生巷議 > 正文

    普及高中教育亟須保障中職教育

    2017-04-07 06:54:51?北京青年報?來源:北京青年報  責任編輯:林瑤   我來說兩句

    政府部門要清理對職業(yè)教育帶有歧視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評價制度。取消高考錄取中的批次設置是一大進步,但用人單位錄用人員,尤其是公務員招考和國有企業(yè)招聘,仍然提出明確的學歷要求,以學歷高低論人才,與形成崇尚技能,淡化學歷的社會風氣背離。

    教育部、國家發(fā)改委、人社部、財政部近日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(2017—2020年)》(簡稱《計劃》),要求各省到2020年毛入學率都要達到90%以上,其中要重點解決貧困地區(qū)教育資源不足和職業(yè)教育招生比例持續(xù)下降等問題。(相關報道見A5版)

    我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面臨的最嚴峻現實是,中職教育占高中階段教育的比重持續(xù)下降。據統(tǒng)計,2010年全國中等職業(yè)教育(包括普通中等專業(yè)學校、職業(yè)高中、技工學校和成人中等專業(yè)學校)招生870.42萬人,比上年增加1.90萬人,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50.94%;在校生2238.50萬人,比上年增加43.34萬人,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7.78%。到2015年,我國中等職業(yè)教育招生601.25萬人,比上年減少18.51萬人,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3.0%;中等職業(yè)教育在校生1656.70萬人,比上年減少98.58萬人,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1.0%。最新的數據是,2016年我國中等職業(yè)學校在校生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比例進一步下滑至40.25%。

   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強調,到2020年,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(yè)教育將會達到相當的比重。實現這一目標主要有三個辦法,一是推行中職免費、設立國家助學金;二是明確中職招生規(guī)模,要求未達普高線的學生,一律不能進普高錄?。蝗谴蛲ㄖ新殞W生繼續(xù)深造的渠道。這三個辦法都會有一定作用,但作用都比較有限。

    推行中職免費,難以提高中職相對于普高的吸引力——考生不會因為中職免費而放棄上普高,但會減少考上中職學生的流失,因為免學費且有國家助學金,一些學生于是放棄打工而繼續(xù)讀中職。通過招生計劃限制,要求多少學生必須進中職,這是行政計劃手段,并非學生自主選擇的結果,這既可能導致一些中職學校辦學的惰性,也會令學生及家長對接受中職教育不滿。而實行中高職貫通、中本貫通等改革,如果處理不好,將扭曲職業(yè)教育的辦學定位,變成不是以就業(yè)為導向辦學,而是盯著提升學歷而辦學。

    在我國已經對中職實行免學費、國家助學金政策,以及各地在高中階段招生時,要求確保中職招生計劃的情況下,中職教育還每年萎縮,根本原因是中職教育地位沒有實質性提高。一些中職學校的教育質量低,沒有辦學特色,尤其是有的中職學校把學生當作廉價勞務工,不給學生知識、技能教育,辦學“空心化”,令中職教育形象嚴重受損。

    為提高中職教育的地位和質量,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教育管理改革和學校辦學改革。首先,政府部門要清理對職業(yè)教育帶有歧視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評價制度。取消高考錄取中的批次設置是一大進步,但用人單位錄用人員,尤其是公務員招考和國有企業(yè)招聘,仍然提出明確的學歷要求,以學歷高低論人才,與形成崇尚技能,淡化學歷的社會風氣背離。

    其次,應探索新的發(fā)展中職教育的模式,嘗試消除普職界限,實現普職融合。這次《計劃》也提到建立綜合高中,將普高和中職教育融合在一起,學生既學學術課程,又學技職課程,給學生更多選擇空間,在高中階段培養(yǎng)興趣,在高中畢業(yè)時再做進普通高?;蛘呗殬I(yè)院校的選擇,避免學生中考進普高、中職“分流”變“分層”。

    再次,要給學校辦學自主權,不論是普高,還是中職,要辦出高質量和特色,都需要辦學自主權,否則學校就會千校一面,中職學校無法靈活地結合社會需求,開設合適的專業(yè),培養(yǎng)高素質的技工。實際上,我國的普高也面臨嚴重應試化,不關注學生個性、興趣培養(yǎng)的問題??傊?,普及高中教育,不能只是追求規(guī)模,而必須是普及高質量的高中教育。

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今日熱詞
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更多>>國際國內熱點
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