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社部近日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6月末,我國農村在外務工人數僅同比增長1%,農民工不再是取之不盡的勞動力“蓄水池”,人力成本上升趨勢不可逆轉。從2010年起,我國農民工的增速已連續(xù)4年出現下滑。 如果對近年來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有所了解,就不會對這一數據感到意外。一來,從2010年開始,農民工的增速已連續(xù)4年出現下滑,今年上半年農民工增速同比增長僅1%,不過是既有趨勢的延續(xù)和加深;二來,今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,2014年16至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,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(xù)第三年出現絕對數量下降。 因此,農民工增速的下滑其實是一種必須接受的事實。勞動力人口絕對數量持續(xù)減少,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民工數量出現增速下滑,是一種必然。隨著城市化的推進,一部分農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戶,特別是在社會整體受教育水平提升的背景下,青年農民工的減少也將令農民工數量的增加趨緩。可以預見的是,農民工增速下降在未來還將持續(xù)并加劇。 農民工數量的變化,本質上是我國人口紅利式微的一個縮影,其帶來的挑戰(zhàn)不容忽視。眾所周知,我國改革開放后的經濟驅動,主要靠“世界工廠”來維持,而支撐這一發(fā)展模式的重要優(yōu)勢就在于數量眾多且低成本的勞動力資源,農民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換言之,農民工數量增勢遞減,首先將對于這一經濟驅動力產生消極影響。事實上,數年前就開始顯現的民工荒,已經證明了這種影響的存在。有數據顯示,近年來珠三角外省農民工年均減少30萬人。 另一方面,隨著青年農民工的減少,農民工的高齡化已經成為必須直面的問題。有統計顯示,截至去年,40歲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已由2010年的65.9%下降到56.5%,降幅近10%;而50歲以上農民工比重則由2010年的12.9%上升至17.1%,增長了4.2%。那么,這批高齡化農民工的養(yǎng)老問題該如何解決?農民工高齡化將對經濟生產造成怎樣的具體影響?農民工高齡化與產業(yè)升級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之間的矛盾又該如何破解?這些都亟待評估并做出及時應對。 當然,人口紅利消失所帶來的挑戰(zhàn)的另一面也意味著機遇——低成本人力資源優(yōu)勢不再,將不可避免地倒逼企業(yè)進行創(chuàng)新和產業(yè)結構的升級。對于企業(yè)來講,提前預見這一趨勢,并做出相應的轉型升級,才能更主動規(guī)避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。而在整個國家層面,則要加大對產業(yè)升級和創(chuàng)新的引導與支持力度,以盡快減少產業(yè)轉換之間的過渡。 另一種“機遇”還在于,隨著農民工數量增速下滑,勞動力減少,人口紅利的好處將更深刻地被社會各方所認識。過去那種把人口簡單視為負擔和洪水猛獸的看法,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,這一觀念變遷,或將為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提供更多動力。 農民工增速的趨緩,不應該只被視為是某一勞動力群體的結構變化,而更應該被視為是人口紅利消失的一種具體表現和開始??梢灶A期,在接下來不會短的一段時間內,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將承受這一發(fā)展趨勢所帶來的現實影響。而影響是大是小,是挑戰(zhàn)多于機遇還是壓力大于機會,關鍵取決于相關改革和應對的力度與科學性。 ? |
相關閱讀: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