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|免费在线看高清无码的黄片|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播放

<center id="g2igs"><source id="g2igs"></source></center>
  • <ul id="g2igs"></ul>
    <ul id="g2igs"></ul>
  •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您所在的位置:東南網 > 西岸時評> 東南銳評 > 正文

    拿什么根治哄搶之病

    2015-07-08 09:59:55?單志強?來源:東南網  責任編輯:林雯晶   我來說兩句
    分享到:

    據報道,2日,惠安東嶺鎮(zhèn)海邊潮位退至罕見低位。一私人承包的油蛤養(yǎng)殖地裸露,近2000人趕去哄搶。潮水上漲,警方、當地黨委政府喊話,勸他們上岸,但無人理睬。后來,警方全線設卡,但仍有近800人搶挖。一位參與搶挖的婦女說,知道那是私人承包的,但她說“我不去,感覺虧了”。

    別人家的東西,再好也不能要;真想要,咱就自己掙錢買。這是做人之本,父母從小就這樣教育我們。而今,我們也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??勺屓藗儾唤獾氖?,不時有人挑戰(zhàn)這條底線,還給出堂而皇之的理由。

    別人都搶了,自己不搶就感覺虧了。說好聽點,這是典型的從眾心理,愛占小便宜;說不好聽的,這是徹頭徹尾的強盜邏輯,涉嫌違法犯罪。

    有一點必須明白,小惡也是惡。即便是眾人參與的哄搶,即便搶的東西不值幾個錢,那也是搶。搶,本就不該有,何況是光天化日之下。

    細看這起哄搶事件,關鍵是破窗效應在作怪,認為便宜不占白不占,此等貪婪心理很可怕。油蛤養(yǎng)殖場負責人陳先生無奈地說,前些天就陸續(xù)有村民來偷挖,但因人數較少,他們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??蛇@事一經傳播,來挖的人數越來越多,有的還動用了船只,大批量搶挖。

    哄搶事件并未走遠,哄搶水果者有之,哄搶海鮮者有之,哄搶錢財者亦有之,這既讓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,也引來網民唏噓,國人到底怎么了?

    把哄搶他人財物看成是天經地義之事,“無法無天”的底氣何來?

    首先,法不責眾的心理,降低了人們受處罰的預期。海都報記者用鏡頭及航拍機,將哄搶畫面記錄下來。一老伯發(fā)現后,毫不在意,還打趣道:“我們靠海吃海,沒什么不對”。別忘了,這是私人承包的。這些人之所以不以為然,是因為在他們眼里法不責眾,這就不算事。所以,他們搶得很坦然,搶得理直氣壯。

    面對哄搶,處置真的就輕描淡寫嗎?事實未必如此??纯聪惹暗念愃茍蟮辣阒欢?013年1月,聊城貨車側翻橘子遭哄搶,4名參與哄搶的村民被拘;2014年1月,蘭州貨車側翻橘子遭哄搶,警察趕到后拔槍制止。

    更重要的是,哄搶踐踏了公私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底線,關于哄搶行為的處罰,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及《刑法》都有明確規(guī)定,尤其是哄搶人群中的帶頭者、組織者,要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
    其次,當事人選擇沉默,參與哄搶者更加有恃無恐。盡管哄搶事件不時見諸報端,但由于取證調查難,加上當事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(tài),有的索性自認倒霉,這樣一來,哄搶者最終受處罰的少之又少,這就很容易形成一種心理暗示,即哄搶無須負責,進而滋生僥幸心理。

    對于這種現象,有人嗤之以鼻,有人恨之入骨。嗤之以鼻者,認為應予以道德譴責;恨之入骨者,認為當重典治亂,讓哄搶者知道疼。

    很顯然,哄搶超出了道德范疇。根治哄搶之病,也不能止于道德譴責,必須用法律之劍斬斷貪便宜的欲望;相關部分當以此為戒,提高應急處置能力,當好“守護神”。

    所幸,此次民警已拍照取證。當地警方表態(tài)說,將據此依法對參與哄搶的人進行行政處罰,對一些帶頭哄搶、行為嚴重構成刑事責任的依法刑拘。我們期待多方合力,通過這件事給哄搶的人上一課,讓他們從中汲取教訓。警方多一些較真精神,迅速行動,嚴格執(zhí)法,以儆效尤;受害者多一些“站出來”的勇氣,抹開面子,向涉事者提出民事賠償,哪怕是熟人;媒體人多一些鐵肩擔道義的熱忱,及時追蹤,正確引導社會輿論。(福建日報)

    相關閱讀:

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心情版
    相關評論
    今日熱詞
    更多>>福建今日重點
    更多>>國際國內熱點
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