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軟收購諾基亞,勝利者缺席的資本大戲
www.ebtxhmh.cn?2013-09-04 08:40? 徐立凡?來源:北京青年報 我來說兩句
從本質上看,微軟收購諾基亞,是勝利者缺席的資本大戲,是弱弱聯(lián)合的絕地反擊。然而至少到目前為止,仍然無法廓清擺脫低迷的路徑。這給所有的市場領先者們提供了又一個鮮活素材:沉睡帶來的遲鈍,可能一夜間就導致大廈傾斜。 北京時間9月3日,微軟宣布將以54.4億歐元(約折合71.7億美元)收購諾基亞手機業(yè)務及其大批專利組合的授權。其中,37.9億歐元用于收購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,16.5億歐元用于購買其10年期專利許可證。交易完成之后,“諾基亞”品牌仍將得以保留,3.2萬名諾基亞員工將加入微軟。(9月4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 自前微軟員工史蒂芬·埃洛普出任諾基亞CEO以來,人們似乎就在等待這一時刻。此前,埃洛普所有與微軟聯(lián)姻的努力,都被視作此次并購的“熱身”。盡管如此,此次收購的內容仍然令人驚訝:在IT并購史上,71.7億美元的收購價,最多排到第9位。這既與人們想象中的諾基亞手機這一核心業(yè)務的估值不匹配,也與兩大巨頭的市場地位不匹配。特別是,與諾基亞鼎盛時期高達1100億美元的市值相比,71.7億美元的售價將人們帶入滄海桑田之中。而售出核心業(yè)務的“壯士斷腕”,未必就代表著諾基亞的新生。在其保有的Here地圖和網絡設備兩項業(yè)務中,微軟同時也將獲得諾基亞Here平臺的授權,并成為諾基亞Here業(yè)務最大的客戶。這種同樣是“搭微軟便車”的戰(zhàn)略,似乎表明了諾基亞保有業(yè)務的孱弱性。 即使諾基亞的剩余業(yè)務能夠順利發(fā)展,但至少在普通消費者領域,這項收購宣告了諾基亞時代的結束。這個結局,不是埃洛普作為“微軟的木馬”在諾基亞發(fā)作的結果,而是優(yōu)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使然。自蘋果和谷歌崛起之后,諾基亞盡管在功能機和低價機市場頗有起色,但在智能手機市場,稱得上是徹底的失敗者。諾基亞必須對此做出清算。 但是,假如說微軟是勝利者,則更加偏頗。在很大程度上,這項收購同樣是微軟失利的宣言書。盡管相對諾基亞而言,微軟仍然能夠創(chuàng)造近800億美元的營收和200多億美元的利潤,但這是在企業(yè)級市場獲得的戰(zhàn)果。在消費者領域,微軟已從王座跌落:微軟的WINDOWS市場份額從一統(tǒng)天下的95%掉到了30%,本著兼顧PC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理念而推出的WINDOWS8飽受詬病,SURFACE平板電腦庫存積壓嚴重,而WINDOWS手機的市場份額僅有3.3%。 最大的挑戰(zhàn)還不是PC時代的結束,不是平板電腦市場份額的流失,而是微軟的行業(yè)角色轉變。過去,微軟是游戲規(guī)則的制定者,如今卻成了行業(yè)的跟隨者。更嚴重的是,最近幾年表明,微軟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跟風者。收購諾基亞手機業(yè)務及其專利組合授權,充分表明了微軟的無力感。但是,收購之后并不代表微軟將成為智能手機的下一個主導者。 在即將離任的CEO鮑爾默領導下,微軟近來正在整合企業(yè)文化,減少內部損耗,為此提出了“一個微軟”的方針。諾基亞3萬多人的加入,無疑將增加微軟內部整合的難度。此外,微軟向諾基亞巨資購買的大批專利許可,到底能產生多大利潤也尚存疑。如果這些專利有足夠的創(chuàng)新性,諾基亞完全可以憑此起死回生,然而事實并非如此。相反,出于對這些專利前景的不看好,許多下游合作商還可能遠離微軟。 從本質上看,微軟收購諾基亞,是勝利者缺席的資本大戲,是弱弱聯(lián)合的絕地反擊。然而至少到目前為止,仍然無法廓清擺脫低迷的路徑。這給所有的市場領先者們提供了又一個鮮活素材:沉睡帶來的遲鈍,可能一夜間就導致大廈傾斜。市場競爭的勝出者會如此,非市場競爭的勝出者更會如此。 徐立凡(北京學者) |
- 心情版
-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09-04]微軟購諾基亞瞄準專利 埃洛普被指是微軟"間諜"
- [ 09-04]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諾基亞
- [ 09-04]微軟和諾基亞需要埋葬自我
- [ 09-03]微軟收購諾基亞:舊勢力終結,新時代開啟
- [ 09-03]微軟斥巨資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
- [ 07-20]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業(yè)績難看 IT"大佬"日子難過
- [ 04-07]張子雨:諾基亞關店是傳統(tǒng)手機美學衰落征兆
- [ 12-05]諾基亞攜手中國移動發(fā)布智能手機諾基亞920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