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|免费在线看高清无码的黄片|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播放

<center id="g2igs"><source id="g2igs"></source></center>
  • <ul id="g2igs"></ul>
    <ul id="g2igs"></ul>
  • 您所在的位置: 東南網(wǎng) > 西岸時評> 時政觀察 > 正文

    百姓的期待就是代表委員的議題

    www.ebtxhmh.cn?2013-03-04 09:08? 駱聞笛?來源: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

    代表委員們不妨設身處地從百姓的感受出發(fā),說一說社會生活中那些不安全的事、不舒適的事、不開心的事,想一想有什么有效對策。一時解決不了的,提出來也好。如是,兩會就能更準確地踩到百姓的點,切準百姓的脈。

    今年的兩會聚集了諸多“新”要素,備受矚目。這是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國兩會,新藍圖如何通過兩會這一制度化管道化為現(xiàn)實的新景象?新一屆代表委員中,有很多是新任,他們將如何更好地肩負責任,實現(xiàn)黨心民意的共振?新的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(xié)領導人員的產(chǎn)生,將開啟怎樣的國家未來?

    這是13億人民觀照兩會的視角濃縮,卻又承載著無數(shù)人的個性化夢想與期待。盡管宏大主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,但百姓更關注切身的、周遭的事情。所有思考的角度,都基于個體生存的實際,基于共同生存環(huán)境的現(xiàn)實,代表委員則是國計民生宏旨與百姓切身利益之間的重要橋梁。因而,公眾的目光就是對代表委員的囑托。百姓的期待,就是代表委員的重要議題。

    那么,百姓憂心什么?又期待什么呢?套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,百姓的期待有這樣三個層次,首先是安全一點,其次是舒適一點,再次是開心一點。這期待也許并不高,但要達致并不容易。兩會代表委員,無論是領導干部,還是來自基層,把百姓關心的這些事議好,建言獻策好,就是大功一件。

    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,在當下這個安全需求的指向,主要聚焦于我們的食品、空氣、水。我們常說,當人們還處在貧困饑餓狀態(tài)時,這些問題根本不是問題。但當人們的日子好了之后,這些問題就會成為人們在意的首選。當人們害怕吃這吃那時,當面對毒塵浮霾無可逃避時,當憂心河流變黑、地下水被污染時,人們就會覺得生活處于不安全狀態(tài)之中。

    鐘南山在去年兩會上談及大氣污染防治時說,“這是事關幾代人健康的事,你現(xiàn)在不抓,只管GDP,因為空氣污染患病的人越來越多,以后老百姓會找你算賬的”。任何時候,安全問題都是第一話題,必須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予以解決。否則,留下的后遺癥會了猶未了。什么時候,我們不再驚羨于某一天的藍天白云,不再驚艷于某一池的干凈碧水,也許人們對安全的憂慮感才會遁去。

    人們對舒適的需求,確有一定緩沖性。對不舒適的環(huán)境,也有一定的耐受力。但是,不舒適久了,人們就會覺得生活質量在下降。房子小一點,也能將就住,但幾代人蝸居于逼仄空間,當然就有想法。交通擁堵,也能將就著行路,但總是把大把的時間耗費在無意義的擁堵上,人們就會慨嘆生命的浪費。在社會生活中,還有多少讓人們感覺不舒適的事?

    心靈的愉悅,是需求的高層次。不開心,生活就不太幸福。從社會生活層面看,不開心的事就是那些不公平的事,那些讓人鬧心、煩心、窩心的事。無論是小升初拼爹,還是看病難與貴,無論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處置,還是遭遇那些橫行霸道、欺行霸市,抑或是貪污腐敗、權力尋租,都會給人帶來郁悶感,讓人們的日子有種沉重感。

    順著這樣的思路,代表委員們不妨設身處地從百姓的感受出發(fā),說一說社會生活中那些不安全的事、不舒適的事、不開心的事,想一想有什么有效對策、根治之法。一時解決不了的,提出來也好。暫時不為覺察的,早提出就會早防備。如是,兩會就能更準確地踩到百姓的點,切準百姓的脈。

    • 責任編輯:唐麗萍
    • 打印
    • 收藏
    • 【字號
    相關新聞
    相關評論
    頁面無法找到
     
    頁面沒有找到,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!
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網(wǎng)站公告 |
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(wǎng)絡文化經(jīng)營許可證 閩網(wǎng)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(lián)網(wǎng)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網(wǎng)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(wǎng)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(lián)網(wǎng)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(jīng)營性-2015-0001
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(wǎng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(jīng)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