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|免费在线看高清无码的黄片|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播放

<center id="g2igs"><source id="g2igs"></source></center>
  • <ul id="g2igs"></ul>
    <ul id="g2igs"></ul>
  •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您所在的位置:: 東南網 > 國內 > 正文

    [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]黑龍江富錦市:濕地明珠 金色夢想

    2020-07-04 21:21:22?劉春沐陽 蘇大鵬?來源:經濟日報  責任編輯:周冬

    走進黑龍江富錦國家濕地公園,感受著清風拂面的舒適涼爽,極目遠眺,浩渺的水面波光粼粼,不時有水鳥低空掠過,在茂密的蘆葦叢中嬉戲。

   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三江平原腹地、黑龍江省富錦市西南40公里處,總面積達2200公頃,始建于2008年,2009年被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,2013年正式批復為“國家濕地公園”。

    眼前的景色讓人很難想象,這里的濕地生態(tài)曾由于墾荒、耕種,一度被嚴重破壞。從2005年起,富錦市開展退耕還濕行動。經過多年努力,濕地公園區(qū)域內共“收復”濕地1300多公頃。一度絕跡的丹頂鶴、白枕鶴回來了,在三江平原消失20年的貉藻也在此重現。如今,這里已成為植物的王國、鳥類的天堂,有各類植物290種、動物270余種。

    “水好景好空氣好,在這里工作,不但收入高了,心情也好了?!?8歲的李長吉告訴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記者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改善,為濕地公園帶來了大量游客,每到旅游旺季,游船每一趟往返都載滿游客。

    李長吉是富錦市錦山鎮(zhèn)民勝村村民,曾外出務工謀生,但收入并不穩(wěn)定?,F在,他在富錦國家濕地公園內擔任濕地管護員、游船船長,一年有7萬多元的穩(wěn)定收入,不僅買了養(yǎng)老保險,住上了樓房,還有了汽車。濕地公園吸納了周邊20多名像李長吉一樣的村民就業(yè),人均年收入達5萬多元。“綠水青山真的是金山銀山!”李長吉感慨道。

    同樣受益于濕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改善,距離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最近的錦山鎮(zhèn)洪洲村近年來也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。洪洲村曾是富錦市8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,基礎設施落后,產業(yè)發(fā)展不足,人均收入偏低。為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,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帶領村民精準施策抓產業(yè),鉚足干勁拔窮根。

    “過去村里只有土路,下雨時非常泥濘,人車難行,村子的衛(wèi)生環(huán)境也比較差?!焙橹薮妩h支部書記李平芹自2014年12月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著手推動村里的環(huán)境整治。鋪設水泥路、修建村廣場、開展衛(wèi)生清潔……如今的洪洲村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

    “面子”靚了,還得“里子”實。如何帶動群眾脫貧增收,加速邁向全面小康?近年來,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游客量逐年增加,帶來餐飲、住宿等旺盛需求,李平芹意識到這是一個機遇。開民宿、開農家樂餐廳、發(fā)展特色種植和采摘……一個個設想在李平芹腦海里不斷涌現。然而,實際情況卻給她澆了盆冷水。

    當李平芹向村民做工作,動員他們開農家樂餐廳、發(fā)展民宿時,村民們出于種種考慮,都表達了疑慮,無人敢做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。無奈之下,李平芹把在外工作的兒子叫回了村里,帶頭干起來。李平芹兒子的農家樂生意遠勝預期,每天游客絡繹不絕。村民們的顧慮慢慢打消,積極參與進來。截至目前,洪洲村共有農家樂3家、民宿6家。這些農家樂和民宿,有的是個人經營,有的是村集體所有,并鼓勵農民入股經營、創(chuàng)收分紅,同時為有意愿打工的貧困戶提供臨時就業(yè)崗位?!坝慰头浅6啵苣┗蚬?jié)假日更得要預訂,村里正規(guī)劃再開一些民宿和農家樂。”李平芹說,村里還在推進洪洲村旅游度假村建設,依托濕地資源,打造精品游線路。

    洪洲村還積極發(fā)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強化黨組織引領作用,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?!按謇镉幸粋€農貿小市場,通過向游客出售農副產品,可為村集體年均增收40多萬元;山上還建設了百果園,向游客提供采摘游,年均可增收30多萬元……”談起村里的產業(yè)扶貧項目,李平芹的話語里抑制不住興奮。

    產業(yè)紅利讓村民看到了希望,洪洲村的特色產業(yè)越做越紅火。通過大力推進現代農業(yè)與旅游融合發(fā)展,2017年,洪洲村成為富錦市第一個村集體經濟超百萬元的村。2019年,村人均收入達2.1萬多元。目前,洪洲村已全員脫貧,退出貧困村序列?!按迕竦纳钤絹碓胶昧?。下一步,希望村子能加快發(fā)展,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?!崩钇角鄢錆M期待。(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春沐陽 蘇大鵬)

    相關閱讀:

    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
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網站地圖 | 網站公告 |
    國新辦發(fā)函[2001]232號 閩ICP備案號(閩ICP備05022042號)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〔2019〕3630-217號
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  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    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   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